一個新時代,總有落幕的“歷史”,但也有新開的“序章”!
一些企業,還亮相了新的品牌。如順灝股份近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,公司旗下品牌電子煙預計在2023年3月上市。
2022年,可以說是中國電子煙400多萬從業者很刻骨銘心的一年。奮進了20年歷史的中國電子煙,從無到有,從野蠻生長到規則有序發展,從“不管”到“監管”。曾帶領電子煙走向輝煌的“果味”,也在這一年結束了其國內使命……曾經很多從手機、智能硬件轉型到電子煙行業的從業者,也在這一年重新認識與思考電子煙的未來。
一、“健康霧化”
“健康霧化”可以說是環繞了電子煙行業從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最為熱點的一個“關鍵詞”。
在電子煙監管辦法即將出臺,第一個版本的電子煙管理辦法意見稿之時,當時也意味電子煙行業將要調整,這種很恐慌,又復雜的幾個月時間里面,行業紛紛尋求出路,而當時第一個熱點出路就是“健康霧化”。
然而直到3.11正式版電子煙管理辦法落地后,提及的所有“氣溶膠”都歸類電子煙?!敖】奠F化”又處于一個模糊的階段,一直到了4月,當時提到0尼也禁止上市,基本錘落定音。至少健康霧化中的“0尼”品類已經被劃清界限,而只有醫療霧化,保持一個未知數。
二、“國標”。
4月12日,電子煙國標正式從“批準”轉為“發布”,宣布電子煙進入標準時期。
經過兩次修改后的“國標標準”,添加物101種,禁止煙草外其他調味電子煙,這個就是重磅的劃時代標準。
國標讓人銘記于心的是,一、去果味,只允許煙草味;二、去開放式,注油式,只保留封閉式;三、添加物降到101種。
“國標”可以說是中國新一個時代電子煙的產品標準。也宣布之前大量的電子煙正式退出市場。
三、“合規經營”。
不管是3.11《電子煙管理辦法》,還是隨后出臺超過10多個電子煙相關文件,核心都指出這個產業的“合規經營”。
從管理到產業,到投資,到上市,到相關配套秩序,每一個文件都做出了規范和要求。
也許曾經電子煙行業不需過多考慮經營風險,但自2022年10月開始后,“合規經營”大背景下,任何企業都逃不開“經營的風險”,也只有在合規守法道路上,才能走得更遠。
四、“出?!?、“預制菜”、“科技檳榔”、“咖啡”。
3-5月這段時間,中國電子煙行業進入第一輪“轉型”兌現期。
這個時期出現了“出?!?、“預制菜”、“咖啡”、“冰飲”、“科技檳榔”等轉型關鍵詞。
五、“辦證”、“持證上崗”
5月之后,進入一個“辦證”、“持證上崗”時期。從5萬多個零售店辦證,到1000多家廠商/品牌辦證,都可以看出“證照”就是進入合規時期的唯一門檻牌照。
六、“過渡期”、“退場”
5-10月,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關鍵的“過渡期”。
這個“過渡期”最精彩的畫面就是大量的果味拼命出貨,一時間業界賺錢的也不少,但也為果味劃上最后的句號。期間,果味漲價這些現象也是隨處可見。
同時過渡期,“退場”也是關鍵詞。
不少店主早準備好“清倉”退場。一時間全國各地城市關店也成為現象。
七、“統一拿貨”
隨著第一批省份加入“統一拿貨”,線上唯一一個交易平臺,代表我國電子煙進入統一平臺拿貨時代,改寫了以前是經銷商拿貨的路徑模式。
八、“非國標”
10月正式國標實施后,市場就存在國標的對立面,即為“非國標”。
一時間,市場上但凡和國標不同的,都被視為“非國標”。而“非國標”面臨是被監管和嚴查,禁止進入市場,甚至還出現打擊制假工廠等社會現象。
九、“增香棒”
國標實施后,店主國標產品銷售不理想,用戶口味不習慣,一時刻市場上出現了大量“增香棒”新事物。
目前來看,一些省份是明令禁止“增香棒”。甚至一些省份禁止網絡銷售電子煙文件,也提到“過濾嘴”屬于非國標,不合法等。
十、“消費稅”
11月電子煙進入了“消費稅”時代。要求生產(進口)環節的稅率為36%,批發環節的稅率為11%。
隨后市場也進入了提價普漲格局。
估計很多用戶發現,電子煙漲價了。
緊跟“消費稅”之后,電子煙快遞要求也正式下發,也標志電子煙進入限量寄送時代。
2022,不管是身處期間的風浪搏擊,還是眼見期間的復雜與驚慌,這一年改變了許多原來的市場規則,煥新了一套新的市場秩序!
2023,關鍵詞“新章”——電子煙沖出國門,擘畫中國電子煙產業在世界的新位置。
2023,且看前行!